一、概念
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是指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动物皮肤、巩膜、黏膜、等组织黄染的病理现象。
它是由于机体胆色素代谢障碍的反应。
二、类型、原因及发病机理
(一)溶血性黄疸
由于各种因素使红细胞破坏过多,间接胆红素生成增多所导致。
1. 原因 常见于中毒、血液寄生虫病、溶血性传染病、新生幼畜溶血症和腹腔大量出血后腹膜吸收胆红素等。
2. 病理特征 血清中升高的主要是间接胆红素,范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尿中不含胆红素。
(二)肝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
1. 原因 多发生于中毒或病毒性肝炎等。
2. 病理特征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范登白试验时,呈直接和间接双阳性反应。因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肾脏排出,故尿色加深。
(三)阻塞性黄疸 (也称肝后性黄疸)
由于胆管系统尤其是肝外胆管闭塞,胆汁排出障碍,毛细胆管破裂后直接胆红素进入血液所致。
1. 原因 常见于胆道炎、胆道结石、寄生虫等阻塞胆管。
2. 病理特征 粪色变淡,脂肪痢,尿色变深;范登白试验时呈直接反应阳性。由于胆红素不能或很少排入肠道导致粪色变浅,并呈现脂肪痢。尿中含多量胆红素。
三、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尤其是游离胆红素,具有脂溶性特征,对组织中的脂类亲和力比较大,神经中脂类含量丰富。胆红素进入脑内与脑部基底核脂类结合,将神经核染成黄色,称核黄疸。
2、胆汁中主要成分为结合胆汁酸盐,他在血液中增多可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还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3、胆盐不能进入肠道时,可以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