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考试资讯

学科笔记—动物生理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19/05/30 16:06:05     来源: 分    享:


      


        体液: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约占体重的60%。

        机体内环境:指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动物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①神经调节;

        ②体液调节;

        ③自身调节。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环节。

      


        静息电位:指细胞(膜)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即K+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外扩散,而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一般为-70~-90MV)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膜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因膜外Na+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减少到0时,仍继续内转移,即为Na+的平衡电位。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功能。

        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某些腺细胞。

        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阈刺激: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该刺激强度的值称为刺激的阈值。

        阈电位: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

        “全或无”现象:产生动作的关键是去极化能否达到阈电位的水平,而与原刺激的强度无关。

        动作终板即神经—骨骼肌接头。

        突触后电位(终板电位):是一种局部电位,不具“全或无”特征,不能传播;主要是Na+大量内流引起。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电位的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活动之间,存在的能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其所需要的Ca2+(100%)来自肌浆网。

        


        循环血量:血液总量中,在循环系统中不断流动的部分。

        储备血量:指滞留于肝、脾、肺、皮下的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很慢。

        血量:指机体血液的总量是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约为体重的5%~9%;失血不超过10%,不影响健康;失血到血量的20%,生命活动受明显影响;一次失血超出血量的30%,则会危及生命。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用离心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液呈弱碱性,PH为7.35~7.45。

       血液组成

        一、血浆

        1.血清

        ⑴ 水(血浆的90%)、Na+K+Ca2+Mg2+Cl-HCO3-HPO42-Pro、O2CO2

        ⑵ 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和营养物质;保持血浆PH相对恒定。

        ⑶ 球蛋白:α1-α2-β-r-: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泌,称为免疫球蛋白,Ig、M、G(含量最高)、A、D、E。

        ⑷ 补体C:11种pro组成,使靶细胞崩解或崩溃。

        2.纤维球蛋白:占血浆蛋白的10%,参与凝血、纤溶过程。

        二、血细胞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变形运动,吞噬、趋化性;(化脓性病、急性炎症早期多见)

        嗜酸性粒细胞:无溶菌酶,不能杀菌,可吞噬;(过敏,寄生虫感染时多见)

        嗜碱性粒细胞:含组胺、肝素(抗凝)、5-羟色胺。

        单核细胞:可变形运动,吞噬。

        淋巴细胞

        ①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在炎症恢复期、病毒性炎症、迟发变态反应、应中多见)。

        ②B淋巴细胞:抗原刺激→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体液免疫)

        2.血小板

        ⑴ 无核,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膜裂解脱落下来的活细胞。

        ⑵ 功能:

        ①生理性止血;

        ②参与凝血;

        ③参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④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3.红细胞

        ⑴ 无核、呈圆盘状

        ⑵ 特征:

        ①膜通透性:水、尿素、O2CO2可自由通过;Cl-HCO3可通过;正离子不可通过。

        ②悬浮稳定性:血沉(指第1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距离)。

        ③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

        ⑶ 功能:

        ①运输O2HbO2;血红pro占红细胞的30%。

        ②酸碱缓冲:KHb/HHb;KHb-O2/HHb-O2

        ③生产原料:蛋白质、Fe。

        ④促发育、成熟:(含有VB12、叶酸、铜离子);缺乏时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⑤生产调节的因素:促红细胞生产素(肾脏产生),雄激素。

        血浆渗透压(77/KPa)

        1.晶体渗透压:767.5KPa,占95%;Na+Cl-80%;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

        2.胶体渗透压:占5%;主要是白蛋白;维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

        等渗溶液:即细胞渗透压=血浆渗透压=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

        红细胞数量(×1012/L):马(7.5);牛(7.0);猪(6.5);狗(6.8);绵羊(12.0)。

        白细胞数量(×109/L):马(8.77);牛(7.62);猪(14.66);狗(11.50);绵羊(8.25)。

        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的形成→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包括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②纤维pro和纤维pro原的降解。

        血液中的抗凝系统: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

        抗凝方法

        ①移钙法(加柠檬酸、草酸钾、EDTA);

        ②肝素;

        ③脱纤法;

        ④低温;

        ⑤血液与光滑面接触;

        ⑥双香豆素。

        促凝的方法

        ①加温;

        ②Vk;

        ③接触粗糙面。

        


  心动周期:心脏每次收缩、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

        心率: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

        心输出量:左、右心室收缩时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舒张末容积;(一般为6%左右)。

        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的心输出量定义为心指数。

        心室收缩:包括等容收缩、快速射血、缓慢射血三个时期。

        心室舒张:包括等舒张、快速充盈、减慢充盈期三个过程。

        心肌细胞的基本生理特征: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心肌细胞是否有兴奋性的前提Na+通道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心肌中的自律细胞

        ①P细胞(存在于窦房结中,为心脏的起搏点)。

        ②浦肯野氏细胞。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①不发生强直收缩;

        ②期间收缩和代偿间隙。

        P波:心房的电位变化;

        QRS:反映心室的电位变化;

        T波:心室肌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P-R间期:从心室开始兴奋到心室全部复极化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第一心音(心缩音)产生的原因: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振动。

        第二心音(心舒音)产生的原因: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主动脉中血液减速。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①每博输出量→收缩压↑→脉搏压↑。

        ②心率升高,则舒张压升高,脉搏压降低。

        ③外周阻力增高,舒张压下降更多,脉压降低。

        ④主动脉弹性好,脉搏压降低。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升高,则动脉血压升高。

        脉搏压升高的原因

        ①每搏输出量增加。

        ②外围阻力增大。

        ③舒张压降低。

        ④动脉硬化。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高于1.6KPa时,输血(液)应慎重。

        静脉回心血量:大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静脉回心血量影响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②心脏收缩力量;

        ③体位改变;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⑤呼吸运动。

        典型的微循环单元: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等七部分组成。

        动、静脉短路:主要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其管壁结构类似微动脉,是吻合微动脉和微静脉的通道。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

       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净水压);即:(Pcif-(πp+Pif)。

        影响组织液生长的因素

        ①毛细血管血压(如心衰,引起水肿);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营养不良,引起水肿)

        ③淋巴回流(其回流受阻时,可致水肿)

        ④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时,引起局部水肿)。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心交感神经:节前递质乙酰胆碱;节后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时,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

        ②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心率减慢,心(室)房肌不应期缩短,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2、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化学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当缺O2时,引起呼吸加深,心率加快。

        3、肾上腺素:

        ①在心脏,与β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

        ②在皮肤、肾脏、胃肠道平滑肌,与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

        ③在骨骼肌、肝管平滑肌,与β受体结合,使血管舒张。

        4、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心率减慢。

       


        ⑴外呼吸:

        ①肺通气: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过程。

        ②肺换气:肺泡气与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⑵气体运输:通过血液循环运输O2CO2

        ⑶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胸内负压的作用

        ①不使肺塌陷;

        ②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③有利呕吐、反刍。

        平静呼吸:指安静状态下的呼吸,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缩引起。

        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引起。

        腹式呼吸:由膈肌的舒缩引起。

        胸腹式呼吸:由肋间外肌、膈肌的舒缩引起。

        肺通气阻力

        1、弹力阻力:占70%,包括肺组织弹性纤维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

        2、非弹力阻力:占30%,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组织的黏滞阻力。

        肺总容量=肺容积=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真正的有效通气量。

        计算公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内负压=肺回缩力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气体分压差、溶解度、分子量:(气体扩散率与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成正比、与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

        2.呼吸膜面积与厚度。

        3.肺通气/血流量比值。

        氧的运输

        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运输,约占98.4%;溶解运输占1.4%

        2.氧离曲线:表示PO2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曲线右移的因素:1.PH越低;2.二氧化碳浓度升高;3.温度升高;4.2-3-二磷酸甘油酸。

        二氧化碳的运输

        1.HCO3¯(占87%)。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3.溶解(5%)

        呼吸的调节

        (一)神经反射性调节:肺牵张反射(黑-伯二氏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收缩小反射。

        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脊髓;

        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

        呼吸调节中枢:脑桥上1/3处的PB大F核群。 

        (二)体液调节:

        1.中枢化学感受器(有效刺激是H+);外周化学感受器(即主动脉体,颈动脉体)。

        2.二氧化碳:血液中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须的。

        3.缺氧:严重是将导致呼吸障碍,甚至呼吸停止。

        4.H+浓度:(血)动脉血中其浓度增加,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抑制,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进行调节。

       


        唾液的功能

        1.润湿口腔;

        2.含有淀粉酶;

        3.幼畜含舌脂酶可水解脂肪;

        4.清洗口腔;

        5.维持口腔碱性;

        6.唾液蒸发调节体温,排粪等有毒物;

        7.反刍尿素的再循环。

        单胃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

        2.蠕动;

        3.紧张性收缩;

        4.胃排空。

        瘤胃内气体组成:二氧化碳(50%);甲烷(30%;其他。

        胃液

        (一)贲门:含腺细胞,分泌碱性黏液。

        (二)胃底腺区: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壁细胞:

         分泌a盐酸:

        1.激活胃蛋白酶原;

        2.杀菌;

        3.促小肠消化液分泌;

        4.食物中三价铁离子还原二价铁离子。

        b内因子:保护VB12至回肠;促进VB12吸收入血。

        C黏液细胞:分泌黏液,与HCO3¯一起构成“黏液─HCO3¯盐屏障”。

        (三)幽门:A腺细胞:分泌碱性黏液。B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瘤胃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细菌、纤毛虫、厌氧真菌。

        瘤胃消化的主要方式:微生物发酵。(主要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

        瘤胃微生物

        1、细菌:主要有:纤维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蛋白质合成菌、纤维素合成菌。

        2、原虫:主要是纤毛虫(含有分解糖类的酶、蛋白分解酶、纤维菌分解酶)。

        3、厌氧真菌:产生多种胞外酶。

        瘤胃氮代谢

        1、饲料蛋白分解:饲料蛋白→肽→AA→NH3/CO2/VFA

        2、微生物蛋白质合成:A碳链来源:糖、VFA、CO2

                                            B氮源:AA、肽、NH3

        3、尿素再循环:瘤胃NH3→胃壁吸收→经门静脉→肝脏→生成尿素→经唾液或胃壁扩散→入瘤胃→尿素经尿酶作用→分解成NH3

        4、脂肪消化吸收:脂肪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的氢化作用,利用VFA合成脂肪酸。

        瘤胃运动(物)检查部位:左侧肷部

        网胃第二相收缩:十分强烈,易造成创伤性网胃炎和心包炎。

        小肠运动基本方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环行肌舒张形式);

        3.蠕动(环形肌、纵形肌协同完成);

        4.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所分泌的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

        其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分解酶。

        胆汁:苦味、黏滞性、碱性液体。主要含有胆汁酸、胆盐、胆色素。

        胆盐的作用

        1.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

        2.增加脂肪酶的活性;

        3.胆盐与脂肪分解产物脂肪酸与甘油醛结合,促进吸收;

        4.促进脂溶性纤维素吸收;

        5.胆盐和刺激小肠运动。

        简单扩散:不耗能,依靠渗透压、流体静力压转运。

        易化扩散:不耗能,顺浓度梯度转运,需要特异性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递浓度梯度,需特异性载体和具有转运功能的ATP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VB、VB、与VC为主动转运吸收、需载体;小肠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方式:继发主动转运。

        壁内神经丛:从食管到肛门的消化道拥有内在的神经系统。

        胃肠功能的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起兴奋作用;交感神经起抑制作用。

        胃肠激素

        1、促胃液素族:促胃泌素、缩胆囊素。

        2、促胰液素族: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3、P物质族:P物质、神经降压素。

        胃液分泌的调节

        1、头期:持续时间长、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高、消化力强。

        2、胃期:胃液酸度较高,含酶量少,消化力较弱。

        3、肠期:分泌量较少。

未完待续……







技术支持:山东汇聚科技
咨询热线